时间:2022-12-11 00:19:28 | 浏览:168
走势评级: 国债: 看涨
报告日期:2022年7月29日
7月政治局会议淡化增长目标,强调稳就业与稳通胀;政策保持了定力;防疫政策不放松;地产方面强调“保交楼”。预计未来基建难以完全对冲地产下行压力,信用指标修复或略显乏力。
其一,淡化增长目标,关注稳就业和稳物价。本次会议主动淡化了目标增速,只要经济增速能够满足稳就业的目标就是可以接受的,全年经济增速争取达到4%可能是更为实际的。
其二,落实存量宏观政策,暂未提及增量政策。宏观政策以稳内需为主,总体基调仍积极。财政方面要尽快将专项债资金落实到项目上;稳信用仍是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非金融企业部门仍然是下半年加杠杆的最重要主体。由于未提及增量政策,特别国债、消费券等政策推出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其三,防疫政策“该管的管住,该保的保住 ”。疫情防控不动摇,但也不能一刀切,不能过度防范疫情影响社会正常秩序。
其四,政策重点逐渐转向保交楼。虽然本次会议对地产做出了增量的积极表述,地产政策的宽松仍有空间,但综合来看增量政策的想象空间不足,地产风险可能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解决,销售底、投资底的出现就需要更长时间。
★增量政策不及预期,近期债市看多
近期对债市持看多观点。首先,经济增长目标已被淡化,市场或将对增量财政政策不及预期进行定价。其次,政治局会议虽然强调了“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和“保交楼”,但这也已经在市场预期之中,且中央政府大幅救援,迅速切断风险传播链条的可能性在下降。最后,从资金面的角度来看,虽然央行近期缩减了每日OMO操作的规模,但由于货币向信用传导的渠道仍然受阻,资金面宽松的时间或将比此前预计的时间要长。
★风险提示:
政策表态超预期,信用指标超预期。
报告全文
1 增长目标淡化,政策保持定力,地产政策强调保交楼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整体来看,本次会议淡化了经济增长的目标,着重强调稳民生与稳通胀,政策方面保持了定力,以落实存量政策为主,增量政策略不及市场预期。会议召开后,10Y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
1.1 总基调:淡化增长目标,关注稳就业和稳物价
和4月末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将“稳增长”表述换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但保留了“稳就业”和“稳物价”的表述。
无需政策强刺激达到目标增速,全年经济增速能够在合理区间之内,实现稳就业目标即可。由于疫情的冲击,二季度GDP增速大幅回落至0.4%,这意味着若要完成全年5.5%的目标增速,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就要到8%之上,这显然是较难实现的,因此本次会议主动淡化了增速目标。但稳就业仍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当前就业压力较大,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仍高于疫情暴发之前的1月0.2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持续上升至19.3%,不断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新高。为了实现稳就业目标,全年经济增速可能要达到4%,相应的下半年的经济增速要在5.3%之上,为此 “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
稳物价仍然是下半年的重要目标。近期我国通胀压力持续抬升,主要体现为CPI同比从年初的0.9%上升至6月的2.5%。未来我国通胀压力仍有进一步上升的基础。从总量、中长期视角来看,由于此前我国将广义流动性维持在了较合理充裕略高的水平之上,且财政政策积极发力,通胀的压力是在抬升的。从行业、短期视角来看,1)当前猪周期已经启动,7月猪价中枢已经接近30元/公斤,环比增速接近30%;2)国际能源、粮食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
1.2 宏观政策:落实存量,暂未提及增量
本次会议将“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表述换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删去“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冗余度”等表述,并未提及消费。
下半年宏观政策的总体基调仍然是积极的,但是增量政策工具推出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和供给相比,内需修复偏慢可能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财政和货币政策要维持积极的、宽松的基调来进行应对。
财政政策方面,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这意味着:1)尽快将专项债资金落实到项目上,形成实物工作量;2)根据去年的专项债限额和余额数据推算,当前大约还有1.5万亿元的存量专项债额度,下半年可能会“用足”这部分资金。
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1)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仍然是宽松的,但广义流动性已经不再是“略高”的水平;2)稳信用仍是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但本次会议着重强调了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可能意味着非金融企业部门仍然是下半年加杠杆的最重要主体;3)政策性金融是下半年货币发力的重要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并未提及增量政策工具,这和此前一系列会议强调的“不超发货币、不预支未来”思路一脉相承,这意味着下半年发行特别国债、提前使用明年的专项债、降准降息、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等政策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
1.3 疫情防控:该管的管住,该保的保住
本次会议再次强调了“坚持动态清零”的方针,新增了“算政治账”、“该管的要坚决管住”、“该保的要坚决保住”和“要做好病毒变异跟踪和新疫苗新药物研发”等表述。
防疫政策的总基调仍然比较严格,但对于防疫和稳经济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表述。1)防范疫情是不会动摇的;2)疫情防控政策不能一刀切,不能过度防范疫情影响社会正常秩序,要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保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3)做好新疫苗新药物的研发工作。
1.4 房地产: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
本次会议在“房住不炒”的基础上,新增了“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和“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等表述。
近期地产风险持续发酵,地产开发投资深度拖累经济增长。在此前的高周转的模式下,部分民营房企积累了大量的债务,在2020年末地产监管政策系统性收紧之后,房企流动性风险暴发,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下降,金融机构投放金融资源更为谨慎、居民购房意愿下降,上下游相关企业垫资意愿也明显下降,这进一步加剧了房企的现金流压力,导致地产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从数据上看,6月地产的各项指标中,仅有销售一项改善,但这主要是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在6月集中释放所致,可持续性不强,7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再度明显回落。
政治局会议对于地产的定调整体偏积极,但地产风险可能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解决,销售底、投资底的出现就需要更长时间。1)地方政府或是解决断供事件的主要责任主体,未来或有增量的保交楼政策出台。但值得注意的是,地产风险可能难以在短期内完全化解。一者相关地产项目的负债结构往往比较复杂,部分项目可能有资不抵债的风险,处置相关项目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二者由于疫情冲击等因素,地方政府的财力明显被削弱,处置风险时也可能面临着“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综合来看,即使未来出台增量的保交楼政策,其效果亦不宜高估。
2)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的说法较新,可能意味着后续因城施策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需要密切关注一线城市供给端约束是否放松。但综合来看,稳销售的政策效果不宜高估,一者疫情冲击具有长尾效应,居民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均受到明显冲击,储蓄意愿增强,购房意愿下降;二者断供事件的发生已经意味着地产风险正在向居民部门传导,居民部门的购房意愿会进一步下降。总而言之,地产风险解决、销售底出现可能还需一段时间。
2 增量政策不及预期,近期债市看多
7月初以来,由于地产风险进一步显性化,叠加疫情时有散发,稳信用、稳经济受到了一定干扰,资金面持续宽松,期债震荡走强。
展望未来,债市或将继续走强。首先,经济增长目标已被淡化,市场或将对财政政策不及预期进行定价。本次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及增量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层面基本符合市场的一致预期,但在财政政策层面意味着特别国债等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明显增加。
其次,地产风险的发酵可能会继续扰乱稳信用、稳增长的节奏。政治局会议虽然强调了“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和“保交楼”,但这也已经在市场预期之中,且中央政府大幅救援,迅速切断风险传播链条的可能性在下降。地产风险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是支撑债市走强的主因。
最后,从资金面的角度来看,虽然央行近期缩减了每日OMO操作的规模,但由于货币向信用传导的渠道仍然受阻,资金面宽松的时间或将比此前预计的时间要长。
总之,由于政策保持了定力,不搞强刺激,经济增速和广义流动性不太可能像2020年下半年一样迅速回升,在这样的环境下,期债仍然是易涨难跌的。从目前来看,10Y国债收益率可能下行至2.7%附近,建议以偏多思路对待。
3
风险提示
未来政策表态超预期,信用指标超预期。
本文源自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何剑岭图片来源:摄图网8月13日下午,中金所发布通知称,自2021年8月16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减半收取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交割手续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商
2022年11月11日,国债期货全线下跌,2年期国债期货(TS)主力合约跌0.07%,5年期国债期货(TF)主力合约跌0.25%,10年期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跌0.40%。中国央行本周共开展3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本周共有1130亿
快讯:2022年11月25日,国债期货午后延续跌势,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超0.3%。
2月21日晚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分批推进参与中金所国债期货交易。据证监会披露,第一
要点:市场行情:昨日国债期货全天震荡走高,连续下跌后市场杀跌动能弱化,现货市场吸引力提升收益率走低,一级市场口行新债认购情况良好,中标收益率较上期走低。此外人民币人民币中间价结束连升态势,短期对货币政策的压制弱化。目前国债期货走势仍需观察人
2022年11月16日,国债期货全线下跌,2年期国债期货(TS)主力合约跌0.23%,5年期国债期货(TF)主力合约跌0.31%,10年期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跌0.27%。11月16日,央行今日进行7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
2022年11月14日,国债期货全线下跌,2年期国债期货(TS)主力合约跌0.17%,5年期国债期货(TF)主力合约跌0.46%,10年期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跌0.66%。11月14日,央行今日进行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
2022年11月23日,国债期货全线上涨,2年期国债期货(TS)主力合约涨0.10%,5年期国债期货(TF)主力合约涨0.23%,10年期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涨0.24%。11月23日,央行今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受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地产利好政策持续出台等因素影响,11月14日午后,国内股市出现拉升,而国债期货却出现大幅下跌行情。截至收盘,2年期国债期货(TS2212)报
走势评级:国债:震荡报告日期:2021年12月30日★经济增长:地产与基建的博弈在外需回落、地产投资下行的背景下,“稳增长”主要需要基建发力、地产纠偏,同时消费和制造业产业升级也将助推经济增长。多部门共同发力,5%-5.5%的目标经济增速有
//债市综述//8月15日,央行超预期调降政策利率叠加7月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债券市场做多热情高涨。国债期货全线大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创逾两年收盘新高;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下行7-15bp,中短券表现更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逾
走势评级: 国债: 看涨报告日期:2022年7月29日7月政治局会议淡化增长目标,强调稳就业与稳通胀;政策保持了定力;防疫政策不放松;地产方面强调“保交楼”。预计未来基建难以完全对冲地产下行压力,信用指标修复或略显乏力。其一,淡化增长目标,
澎湃新闻记者 陈佩珍日本国债期货下跌,触发了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熔断机制。6月15日午后,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大跌2.01日元至145.58日元,触发价格波动2日元的熔断线。数据来源:JPX日本央行不断加大购债规模近期日本央行一直在加大购债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吴永久近期,股票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都显得欲振乏力,不过国债期货市场却是另一番画风。今日下午开盘后,10年期国债期货T2006突然出现大幅拉升,这一情况也让不少投资者开始兴奋起来,一时间议论纷纷。受10年期国债期货
行情回顾: 近期,国债价格全面回落,国债现券利率快速上行,波动率呈明显放大状态。7 月,央行宣布全面降准,收益率一路下行,最低至 2.8%附近。从 8 月开始至 9 月份底,十年国债利率一直保持低位震荡,直到最近行情突然爆发,快速回到 3.